责编:陈凯欣
2025-03-07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酶催化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所研究人员发现,活性氧超氧阴离子能够参与麦角碱类药物分子的酶催化合成过程。
长期以来,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一直被视为一种"有害物质"。这种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如同不受控制的"分子剪刀",会破坏DNA、分解蛋白质,并与多种重大疾病如癌症和衰老密切相关。
该所药物化学与生物合成研究组负责人高书山研究员指出,此次研究发现超氧阴离子可以作为酶催化工具用于药物分子的生产,这一突破颠覆了传统认知中"有害物质无法用于工业生产"的观点。他说:"这充分体现了自然界远高于人类的智慧,那些我们通常认为的'有害分子',可能正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关键钥匙。"
业内专家认为,这项研究成果为人工设计高效生物催化剂提供了全新思路,在生物医药、绿色化工及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研究论文已于3月6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